在计算机工程领域,硬件和软件都在以令人应接不暇的速度飞速发展,然而人的因素(人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管理,下列现象在各种类型的IT公司屡见不鲜:
- 搞标准化流程,让一切有章可循,把基层员工当成机器上可替换的不见;
- 动不动鼓吹融资和上市计划,圈钱分期权;
- 宣扬狼性精神,迷恋加班,加的长的员工实在靠谱;
- 在办公室安装监控和广播通知系统;
- 开放布局的办公室,搭配没有窗户不见天日的写字楼;
- 以忙碌程度来衡量绩效;
- 时不时来个公司搬迁;
- 无处不在的官僚主义,比如找人办事她会说让你领导来讲;
- 无时无刻的形式主义,比如周报日报;
恩,也许你会不以为然,因为已经习惯了,以我个人的角度和公司经历,也确实如此。但这毕竟是病!得治!——你当然可以听之任之或者置之一笑或者一走了之,可是它们对个人生命造成的浪费,对公司发展造成的恶果,却再也无法挽回啦。
是时候该采取行动了,两个美国人Tom DeMarco 和Timothy Lister根据自己经验所著的《人件》,分析的更到位,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该书与《人月神话》共同被誉为软件管理领域的经典双子星,我花了一个月时间断断续续读完,可谓醍醐灌顶。收获颇多,兹摘录若干闪光内容。
该书开宗明义:我们工作中的问题更多属于社会学范畴,而非技术范畴。
第一部分:管理人力资源
- 认为管理就是踢屁股,手下只要照章办事即可,这是可悲的管理手段,即使向人们施加压力可以增加短期产出,长远看还是无效的:对于所有工作者来说,总有动力不足的时候,难道需要老板随时弥补吗?
- 稳定的生产思维对项目工作尤为有害,别忘了项目生命周期的最终目标就是结束自己。一个项目唯一的稳定期就是将死之时。
- 团队中扮演“催化剂”的人员非常宝贵,也许他成绩平平,但是却可以让成员更有黏度和稳定,这样的人抵得上两个做事的人。
- 当员工被期限威胁的时候,质量就开始被降低了,他们会讨厌自己做的事情,但能有什么选择呢?
- 质量,远远不只是最终用户的要求,而是达到高产能的一种方法。
第二部分:办公环境
- 警察思维的规划者设计出来的工作环境就跟设计监狱一样,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好的封闭性。
- 只要员工还拥挤在嘈杂、低效、干扰不断的环境里,任何除了环境外的改进都是徒劳的。
- 源自美工的开放式工位设计就像瘟疫一样扩散,提倡这样设计的人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来证明工作效率不会受到影响,他们非不愿,而是不能。这种设计的本质是从网络、布线、电力等因素出发,而从没考虑人的因素。
- 工作度量可以是很有效的方法改进、员工激励以及增加工作满意度的工具,但却从来没有被用在这些方面,度量体系往往会变成对大家的威胁,反而增加大家的负担。
- 工作时一种流,员工的付出并赖以领薪水的包括有效时间和焦虑时间(被打断),这种对员工身体时间的占用毫无意义,最重要的应该是评估和充分提高员工的大脑时间。
- 电话对工作往往会造成强制打断,而电邮相对合理。
第三部分:正确的人
近年来,没少跟人探讨工作和个人之间的问题,往往泛泛而谈,纵横捭阖,要不是打鸡血似的狼性呐喊,搞关系使手段在工作中追求财富;要不是再大工作没你地球照样转,好好享受当下陪陪家人珍爱身体;或者是就谴责蠢货、政府、市场、客(用)户、同行等达成高度共识;当然大部分是对工作的抱怨,事业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以及当今之世啥都不好做的叹息。
静下心来自己思考一下,好像都有道理,但是,好像都是
一方面为了生计和养家糊口,没太多时间去考虑这些看似形而上的东西,大家也没兴趣。另一方面待过的公司和团队,相处的个别领导,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个人的意见,如果相合则好说,但如有违悖,则势必有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