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的本质是成本控制和流程管理

B2C电子商务同样遵循这个最基本的道理。

 

标签 | 一条评论

产品生态系统

在苹果和安卓的夹击下,诺基亚及其塞班系统已然成颓势。今天读了一篇深度探讨文章,收获如下:产品的生态系统应开发,不能失去外围开发者。

留言&评论

从微博僵尸粉想到的

为了营造人气,微博粉丝甚至成为了一种职业。所谓的网络公关现在越来越被关注。

在我看来:网络公关背后,不可避免的有虚假人气和舆论操纵。

留言&评论

沉浸式浏览的有关知识

沉浸式最早是一种教育理念,目前微软windows8致力于打造新一代的沉浸式浏览体验,从界面上看,跟目前主流的Android平板系统差不多,当然并不是少了状态栏工具条那么简单。

到底是什么呢,拭目以待吧。

标签 | 留言&评论

【SNS观察】优士网的努力

社会化网络服务(系统),可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在1960年代米尔格兰姆教授提出六度分隔理论的时候,他论证世界很小(小世界理论),但是,他没有想到: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化媒体的力量,强大到足以改变世界。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就先天拥有了社会化媒体的基因,这是因为,网络的本质是自由和共享,人们可以在其中跨越地域时空的联络和沟通——这是传统社交所不具备的。web1.0、web2.0,web3.0, webN.0 还是移动互联网,智能互联网,无论形式如何,其社会化媒体网络的基础不可或缺。人是社会化的生物,无论何时,都需要沟通和交流。恰如可口可乐营销全球的理由:无论哪里,人们总会口渴。

闲话略表,本文我们简从一个国内商务SNS:优士网的角度,管中窥豹,来看下SNS这几年的发展状况,并畅想一下未来的发展走向。当然,文以载道,我做此文的目的,不是记录和报告,而是重新发现(rediscover)和研究(research),并希望能够启迪其他的产品。

SNS:传统与变迁

在2007-2009年间,随着开心网的爆发式崛起和成功,SNS可以说是如火如荼的发展开来,不仅各大门户玩,各个企业搞,而且草根站长也不甘寂寞的加入期间——这主要是基于开源的LAMP系统康盛uchome的推动。

留言&评论

点评网站运营观点

  • 跑商家要把自己当媒体,当平台,以自身为核心,不必唯唯诺诺,贬低自己
  • 不要贪大求全,要有核心竞争力
  • 一定要收钱,不收钱也要采用其他非免费方式
  • 术业有专攻,专注于运营、市场等,技术外包
  • 做企业不烧钱(失败)的根本就是规避风险
一条评论

提升网站访问速度:CDN+Memcached

公司自己架设了一台服务器,免了托管的不便。但是接入宽带虽有百兆,但是面临巨大的访问量时,还是会缓慢,于是采用CDN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程序员们对数据库进行了Memcached,方法很土,却很好的保证了网络的快速响应。

标签 | 留言&评论

多购网设计制作

网址:www.duogou.com.cn

基于wordpress开发的企业网址

标签 | 留言&评论

用户需求挖掘小论

最近和一个同样做产品的朋友谈起来,用户需求的事情,引申了很多想法。这个朋友,年龄比我大些,在苏州一家创业公司当二把手。做IT业务出身,曾经以非常草根之方法,拿下价值百万的单子。可以说经验丰富、相当精干,对于互联网和软件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说起来用户的需求,却连声叹息,用户不好伺候,事情不好做。

朋友的公司是一家互联网服务综合供应商,可以给行业客户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开发类似于金蝶、SAP这样的B/S系统。这种公司可以说很多,竞争很激烈,所幸的是老板那边有多年的良好关系,不至于没吃的,但是,怎么去维护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却是个大问题。

我虽然帮不上啥忙,不过联想到先去在知乎看到的有关用户需求讨论,觉得需要帮他分析和发散一下。

其实,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应该要会深度+合理的挖掘用户需求。

1:跟踪用户的购买行为,投其所好

如亚马逊利用Cookie记录用户的浏览商品,然后为其推荐感兴趣的有关商品。

2:分析用户的厌恶,避免提及

投其所好的反面:禁忌注意有时候更加重要,从各种渠道了解客户忌讳或厌恶的事情,入乡随俗。

3:把握好需求的风向标

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客户往往只描述他认为很重要或很关注的需求(功能),对于他们自己认为“理所当然”,“本来就是这样的”,“当然要有的”的功能一言带过或只字不提,但这些功能往往是必不可少的,不幸的是我们并不在这个行业,客户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我却一无所知,当系统成形时,客户一看没有,这自然就是“新”的需求了。

留言&评论

软件与网站产品的区别

工程角度上,软件是C/S(client/server)架构产品,网址是B/S(brower/server)架构产品

设计角度上,软件是soft-based ,网站是web-based.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