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教育之我见(附蒙学经典书目)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国学的重视和实践日益加强,这种现象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对于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华文明,将是很好的契机,余也不才,因为创办爱文言的缘由,国学爱好者之列,虽然才疏学浅,但是对古汉语相关的书籍和文化现象却很关注,据我的观察,其中最重要也最易被人忽略的就是蒙学教育

在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中期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西学渐成主流大局(包括民主科学馆以及马克思主义),国学飘零,然而兴得有识之士的细心呵护,蒙学仍然在民国期间大放光彩,其传达出的对进取、自信和为人处世之道,可以说在乱世中抚慰呵护着少年儿童的心灵,并启迪着他们的开创精神。民国时期,大师辈出,期间的蒙学教育是功不可没的。 继续阅读

留言&评论

玄学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解说和研究,产生于魏晋时期,是当时最主要的哲学思潮,是道、儒融合的文化思索。

留言&评论

邵雍:北宋的内圣外王

邵雍,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伊川人。

张载、司马光、程颐、程颢均为其弟子。

留言&评论

宋词的婉约派和豪放派

词来源于民间文学,它本来是配乐的歌词,后来词人按照前任作品的字句平仄来填写,这样词就脱离了音乐,纯粹成为诗的别体了。

婉约派:柳永、周彦邦、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陈亮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卓板,唱‘大江东去’。

留言&评论

《英译道德经》:用Adobe Indesign制作书籍印刷设计

Simon最近打电话,说父亲的文稿想印刷出来,请我帮忙制作一个可打印的PDF版本。于是我想到了Adobe Indesign,虽然之前没用过,但是毕竟是相通的,于是边学边练,快速制作了出来,印刷之后效果还不错,呵呵。

继续阅读

留言&评论

文言句式简要

判断句:者、也、乃

被动句:于、为、被

疑问句:乎、何、焉

否定句:毋、非、莫

省略句

倒装句

留言&评论

为文言复兴报飞翔未来书

飞翔未来君,居宝岛台湾,青年才俊,器识宏达。君有志于中华文言复兴,昔与余论道於网络,钟爱文言之情,溢于言表。今者,闻汾酒文言征文大赛事,欣然投笔,作《登台北一零一有感》一文,立意甚佳,文采斐然,余嘉其诚,慕其才,乃电邮修书一封,为大陆文言复兴事,略表孤陋。余也不才,愿公示於众,抛砖引玉,若为有志者识之,弘扬雅言,光大国学,思之行之,则甚幸至哉。

飞翔未来 足下台鉴;

惠书敬悉,因羁琐务,未及奉复,万望海涵。

阁下文言大作,文采斐然,义理质朴,实乃上乘之作。余素好读古人文章,然后接千载之思,此共鸣于足下矣。每览昔日史录,自春秋至廿四史,自太史公至涑水先生,蔚然大观,叹为观止。其间修身、齐家、治国之术,弥足珍贵。 继续阅读

一条评论

东坡在黄州的经济情形(何其类似)

近阅文言小品文,载东坡黄州之事,收入既少,养家糊口,不得不痛自节俭。感慨颇多,其随遇而安,淡泊自甘,实吾之楷模,盖今薪与东坡同亦。
“知治行窘用不易。仆行年五十,始知作活。大要是悭尔,而文以美名,谓之俭素。然吾侪为之,则不类俗人,真可谓淡而有味者。又《诗》云:“不戢不难,受福不那。”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此似鄙吝,且出于不得已。然自谓长策,不敢独用,故献之左右。住京师,尤宜用此策也。一笑!”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卜,平日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

留言&评论

蒙求–唐人编著的儿童识字课文

《蒙求》是唐朝李翰编著的以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儿童识字课本。

李翰,唐朝诗人,赵州赞皇人,李华之子生卒年不详。擢进士第,天宝中,寓居阳翟,累迁翰林学士,客死阳翟。据《新唐书艺文志》载,有文集三十卷传于世。因为《蒙求》读物始于李翰,故后世人都称“李氏蒙求”。后来人们纷纷摹仿,产生了众多的都以“蒙求”为名的读物,如《广蒙求》、《叙古蒙求》、《春秋蒙求》、《左氏蒙求》、《十七史蒙求》、《南北史蒙求》、《三国蒙求》、《唐蒙求》、《宋蒙求》等等,于是“蒙求”在长期的封建教学中形成了一种体裁。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孔明卧龙,吕望非熊。杨震关西,丁宽易东。
谢安高洁,王导公忠。匡衡凿壁,孙敬闭户。郅都苍鹰,宁成乳虎。
周嵩狼抗,梁冀跋扈。郗超髯参,王珣短簿。伏波标柱,博望寻河。
李陵初诗,田横感歌。武仲不休,士衡患多。桓谭非谶,王商止讹。
继续阅读

留言&评论

东京大学漢籍善本全文影像資料庫


http://shanben.ioc.u-tokyo.ac.jp/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的藏書豐富,包括原「東方文化學院」藏書、大木文庫、倉石文庫等,總數量有十萬本,且其中包含相當多的孤本、善本。不管是在品質上或數量上,都算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漢籍收藏之一。繼承著數百年來眾人的努力,將這些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珍貴典籍永久傳遞下去,正是當今我輩無可規避的使命!

留言&评论